我國含鈮微合金鋼的發(fā)展
我國含鈮微合金鋼的發(fā)展
中國含鈮微合金鋼的開發(fā),以量大面廣的工程結(jié)構(gòu)用板材為主體,近幾年鈮鋼的推廣應用得益于以寶鋼、武鋼、鞍鋼等主要鋼鐵企業(yè)和鋼鐵研究總院、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等單位結(jié)合工程項目所從事的基礎研究成果方面的重大技術(shù)突破,而且研究成果更多地被鋼鐵企業(yè)和工程用戶所接受。
主要的技術(shù)進展歸納在以下一些方面:
降碳在微合金鋼中的重要性;
圖一 試驗鋼析出相顆粒尺寸分布比較

微合金鋼方案與軋鋼設備的適應性;
鋼的潔凈化細晶化和均勻化;
復合微合金鋼的作用;
圖二 試驗鋼降碳加鈮后的強化效果

防止含鈮鋼的連鑄坯裂紋;
結(jié)合工程設計要求注重工藝性能和應用性能的研究。我國含鈮微合金鋼的發(fā)展
合金鋼設計的理論研究
降碳是強化析出的前提
傳統(tǒng)的低合金鋼高強度鋼碳含量偏高,在常規(guī)軋制和控軋條件下,強度潛力很有限,強韌性匹配也不理想。如相當于 St52 鋼的 16Mn 鋼,相當于 ISOE355 的 Q345 鋼等,相比之下 16Mn 鋼和 Q345 鋼的屈服強度指標低 10Mpa(≤16mm)和 30Mpa(16<t<35mm),實物性能水平差距更大,屈服強度合格率僅在65~70%。較長一段時期以來,鋼廠在添加微合元素的同時,仍保持較高的碳含量指標(≤0.20%)。近年,鞍鋼、濟鋼、邯鋼及安鋼等企業(yè)理解了并率先調(diào)整了冶煉的控制成份。摒棄了傳統(tǒng)的軋制工藝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鈮的加入和低溫奧氏體區(qū)適度變形量,在產(chǎn)生應變誘導相變的同時,由于較低碳含量,減弱了碳擴散對γ→α相變的制約,獲得較細的鐵素體晶粒尺寸。萃取殘渣的析出物顆粒分布測定得知,較低碳含量的鋼具有較細較多的析出相體積分數(shù),從而使鋼的屈服強度得到顯著提高。我國含鈮微合金鋼的發(fā)展
| 試驗鋼 | A | B | C |
| C | 0.19 | 0.20 | 0.15 |
| Mn | 1.52 | 1.48 | 1.42 |
| Nb | 0.032 | 0.03 | |
| Ai | 0.034 | 0.028 | 0.016 |
| N | 0.0054 | 0.0056 | 0.0046 |
| Ceq | 0.443 | 0.445 | 0.376 |
| D | 18-28μ m | 24-32μ m | 10-12μ m |
2020-09-04
2020-09-04
公司主營:耐熱鋼,考登鋼 ,耐候鋼,考頓鋼,耐腐蝕鋼,耐硫酸腐蝕鋼(ND鋼)09CrCuSb,Q450NQR1,B480GNQR,09CuPCrNi-A,SPA-H,15CrMo,12Cr1MoV,Q345GNHL,Q355GNH。
代理寶鋼期貨業(yè)務,同時為期貨用戶提供金融服務。
